内网
邮箱
党群
捐赠
招聘
采招
图书馆
国际办学
EN
菜单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校长寄语
治理架构
学校标识
大事记
学校机构
教学科研系统
管理服务系统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教师主页
教育教学
本科教学
研究生教学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研平台
公共科研平台
成果转化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校园生活
迎新系统
四明书院
校园设施
实用信息
参观校园
校园新闻
首页
校园新闻
09.30
2025
新程再启!2025级宁波市民营经济人士变革创新研修班开班
“2025级宁波市民营经济人士变革创新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东方理工永久校区举行。
09.28
2025
天山下院士开讲!曾文军副校长为新疆学子解读AI未来
天山下院士开讲!曾文军副校长为新疆学子解读AI
09.25
2025
我校与绍兴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谱校地合作新篇章
9月21日,2025绍兴人才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绍兴市委书记施惠芳等市领导出席。校长陈十一一行应邀出席仪式并致辞。副校长郑春苗代表学校与绍兴市委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委员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陈十一在致辞中对本次人才周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绍兴市和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合作前景。此次双方开展战略合作,有利于深化国际教育科技开放合作,必将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强大引擎。未来,学校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与绍兴一道筑巢引凤、育才兴城,让更多人才实现价值、成就梦想,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东方理工智慧。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务实高效”的原则,共同为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提供坚实支撑。此次战略合作将有效助推绍兴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的市域典范,同时助力我校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作为一所高起点、小而精、创新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此次与绍兴市达成战略合作,是学校推进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将以此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
09.25
2025
这堂思政课,让东方理工新生在千年木构中读懂中国文化
一堂没有讲台与课本的思政课,能在何处展开?东方理工的答案是:走进千年古刹保国寺。近日,2025级74名本科新生在思政教师徐惠婷带领下,把《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搬进”了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完成了一次“穿越千年的实践课”。本次实践课以“宋韵·木语·海丝风——在保国寺遇见北宋科技的筋骨与文化的光影”为主题,让思政教育“走”入古建中,让核心价值观“活”在榫卯间。解码千年木构,读懂中国智慧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仰观层叠出挑的斗拱,俯察严丝合缝的榫卯。当北宋《营造法式》中的“材分制”被对标为今日的“标准化生产”,思政课与科学精神实现了奇妙的同频共振。“技术标准就是古代的‘法’,更是今天的‘德’。”同学们在惊叹中感悟千年前的法治精神。在海丝展厅,通过3D全息墙,同学们了解宋代明州港工匠如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把技术、审美、和平理念远播海外。技术文化出海,首先是信任出海——这正是今天‘一带一路’的重要文明底色。“抬头看梁,低头思德。”叶菁雅同学抚摸榫卯接口,毫米之间的精益求精让她瞬间读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敬业”与“诚信”:不用一钉一铁,却千年不倒——这就是最硬核的工匠精神。探寻价值坐标
09.23
2025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我校43名PI入选,再创新高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了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我校43位PI(教研序列教师)入选占全校PI总数的43%其中27名PI同时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Single-year Impact)和“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Career-long Impact)两个榜单我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引进培育海内外顶尖人才服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截至目前学校已建有一支100位PI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16位院士、52位国家级人才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Career-long Impact)”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Single-year Impact)”两大部分。榜单以Scopus数据库为依据,基于论文引用数、h指数、合著者调整的hm指数、单独或第一作者的文章引用数等综合参数,根据 “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综合评估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及影响力而形成榜单,覆盖了来自22个学科领域、174个子学科领域全球排名2%的科学家。
09.23
2025
我校联合共建宁波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陈十一校长出席揭牌
近日,我校在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服务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再添重要一笔——由我校、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及越秀产业基金联合共建的宁波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我校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宁波市海曙区委常委、副区长陈旭伟,越秀产业基金董事长卢荣共同为中心揭牌。宁波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将紧扣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宁波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聚焦前沿领域挖掘与培育颠覆性技术,推动创新成果在宁波落地转化。通过深化国家级平台与地方政府、科研高校、投资机构的战略合作,中心将为国家战略需求和宁波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核心共建方之一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我国首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建设,定位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致力于打造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战略节点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仪式现场,我校与广州越秀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甬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副校长、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曾文军代表签约,校长陈十一现场见证。根据协议,三方将围绕产业投资与升级、科技创新等核心方向,共同搭建多元化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此
09.22
2025
校地合作共建宁波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
9月20日下午,宁波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我校作为研究院的核心共建方之一,将深度参与其建设与发展,以科技创新力量服务区域战略新兴产业。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暨新知新质·浙里好成果展示交易会(宁波新材料专场)期间举行。我校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东晓,宁波市鄞州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林丹枫,宁波市科技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陈善福,宁波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院长张辉共同为宁波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揭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宁波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由鄞州区人民政府、宁波市科技局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按照“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务实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成立建设,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低空经济的重要论述,全方位推进宁波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鄞州省级低空经济“先飞区”加快试点。宁波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将依托鄞州区经济、产业、区位、政策等优势以及东方理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资源,围绕低空经济前沿技术领域,打造集“研发-转化-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省市低空经济人才引育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技术服务高地和产业
09.19
2025
香港岭南大学副校长邝得互到访我校
香港岭南大学副校长邝得互到访我校近日,香港岭南大学副校长(策略型研究)邝得互教授到访我校,我校代理副校长、加拿大两院院士祝京旭会见来宾。双方就人才培养、科研布局、产业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祝京旭对邝得互的到访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东方理工的办学理念、学科建设、科研进展及产研融合布局。作为一所高起点、小而精、创新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东方理工始终聚焦前沿科技与产业需求,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希望两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共谋两校高质量发展。邝得互充分肯定了东方理工的办学理念、办学举措和科研成绩,并介绍了岭南大学在建校发展、学科研究、产学研协同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果。他表示,岭南大学高度重视与东方理工的合作,希望双方在学术交流、教学研究、产学研合作等领域加强合作,面向未来人类社会发展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共同打造甬港两地校际合作新典范。座谈期间,我校科研团队代表介绍了在粉末涂料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包括材料研发、工艺优化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突破。与会代表还围绕高校科研合作、平台共建及成果转化路径等进行了讨论,进一步探索了潜在的
09.10
2025
弦歌不辍 致敬师者|东方理工举行系列活动庆祝第41个教师节
时维九月,硕果盈枝。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以“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诚挚的祝福和感谢。一封书信致敬创校开拓者9月10日,陈十一校长向全体教职工发送了一封饱含深情的慰问信。在信中,他以李白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回顾了学校五年来从蓝图到现实的建校历程,盛赞全体教职工在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中的执着与奉献。展望未来,陈十一校长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为喻,激励全体同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秉持“高起点、小而精、创新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发扬全体东方理工人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奋斗品格,共同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一番慰问传递关怀与敬意连日来,金波、曾文军、彭鲲、蔡宗苇、周明等校领导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深入理学部、工学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及各职能部门,与一线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服务人员亲切交流,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金波书记特别转达了陈十一校长、张东晓常务副校长的诚挚问候与节日祝福。他表示:“东方理工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全体教职工的同心同德与不懈
09.12
2025
走进实验室②|破解未来能源密码,探秘东方理工全固态电池“梦之队”
09.12
2025
英国华威大学校长访问东方理工 共谋两校合作新篇章
近日,英国华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校长斯图尔特·克罗夫特(Stuart Croft)教授率团到访我校。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会见来宾一行,副校长郑春苗主持会谈。陈十一对克罗夫特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这是华威大学校长首次到访东方理工,具有里程碑意义。华威大学是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东方理工自筹建之初就与华威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成果丰硕。自 2024 年起,两校共同实施博士联合培养项目,首批联合培养博士生已于今年秋季顺利入学。陈十一希望克罗夫特此次来访能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合作,携手共谋两校合作新篇章。克罗夫特在致辞中强调,今年正值华威大学建校60周年。自创校以来,华威就以创新精神著称。东方理工与华威大学同为研究型大学,基因相似,愿景契合,而创新精神正是双方合作的重要纽带。会谈中,双方回顾了联合博士培养项目的进展,并认为联培博士生的正式入学,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培养领域迈入新阶段。未来,两校将继续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等方面拓展全方位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出席活动的还有英国华威大学副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顾赛,华威大学国际事
09.04
2025
从实验室到职场,周明院士主讲东方理工博士研究生“开学第一课”
从实验室到职场,转变的背后如何实现更明确的学术追求和更立体的自我成长?近日,我校为进入东方理工培养阶段的110名博士研究生带来“开学第一课”,围绕科研规划与职业发展策略、培养环节、思政与党团建设、校园生活等内容,助力博士研究生快速适应东方理工培养阶段的科研节奏和校园生活。校长特别顾问丁雪梅教授,首先对博士生们表示热烈欢迎。她勉励同学们作为东方理工创校阶段的博士生,在这片兼具独特优势与家国情怀的科研沃土上,与东方理工共同成长。在“从实验室到职场”主题分享中,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工学部主任周明结合个人学术科研经历和人生感悟,生动讲述了自己从一名学生到世界顶尖学者的发展历程。“博士研究生是职场的起点,也是成为独立研究者的第一步。”他鼓励同学们在科研中拓展全球视野,关注学科领域焦点,发掘具有差异性、进展性、变革性的研究课题,逐步建立个人的“科研品牌”与国际影响力。同时,周明院士建议同学们发掘科研兴趣点,合理利用科研资源,培养逻辑思维;锻炼与导师合作、与他人交流、与团队共事的能力,以兼收并蓄的心态对待科研和生活;敢于在各类学术活动中展现自身优势,抓住机遇搭建与研究领域顶
09.04
2025
九三阅兵!东方理工师生共同见证!
09.04
2025
课比天大,校长陈十一带队巡查新学期第一堂课教学情况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3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7
跳转到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海江大道2911号
邮箱:news@eitech.edu.cn
邮编:315200
浙ICP备2023015999号
浙公网安备33021102001146号
版权所有:©2025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