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
邮箱
党群
捐赠
招聘
采招
图书馆
内网
邮箱
党群
捐赠
招聘
采招
图书馆
EN
菜单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校长寄语
治理架构
学校标识
大事记
学校机构
教学科研系统
管理服务系统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教师主页
教育教学
本科教学
研究生教学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研平台
公共科研平台
成果转化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合作交流
校园生活
迎新系统
四明书院
校园设施
实用信息
参观校园
校园新闻
首页
校园新闻
11.21
2025
科学家+企业家,强强联合
陈十一(右)与南存辉(左)代表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近日,“浙商总会走进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甬江实验室”活动在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举行。校长陈十一,浙江省工商联主席、浙商总会会长南存辉,代表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平台共建、智库支持、创新赋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形成合作同心圆,打造“共享、共生、共赢”的新经济生态系统,包括组建浙商高端智库、创建科技合作创新平台、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成立“浙商领袖培训基地”等。陈十一致辞陈十一指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诞生与发展,恰逢国家战略所需,根植于宁波创新创业沃土。作为一所高起点、小而精、创新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探索新型办学模式,紧密围绕人工智能、无人技术等六大前沿领域布局学科,致力于服务区域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为科技强国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打造汇聚全球顶尖智慧的人才高地、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服务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力量,做出东方理工贡献。南存辉致辞南存辉表示,此次建立战略合作,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生态的重要举措。未来,各方将在共建“人才共育”通道、打造“技术转化”闭
11.21
2025
东方本色|这个AI通识工作坊,本科生直呼“有点酷”
11月18日,最高气温11℃,宁波进入“速冻”模式。推开教学实验楼110室的大门,这里的气氛与外边有些不同——不是被“冻住”了,而是被“点燃”了。本科生们三四人一组,围坐在笔记本电脑前,开启了一场与人工智能的“亲密接触”—— “AI星火·智引未来”人工智能通识工作坊,正在这里进行。智能车成功绕开障碍物“一个新的时代已然来临,而你们是东方理工的创校学生,适逢其时。希望同学们与时俱进,在东方理工不仅仅学习知识,更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掌握人工智能工具,逐步成长为知识的创造者,引领属于你们的时代。今天,就是你们学习这个新工具的开始。” 我校副教务长兼教学工作部部长谭忠超一开场就调动了学生极大的热情。谭忠超开场发言英伟达教育科研市场总监马瀛洲向同学们回溯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以及软件生态体系,通过理论讲解,帮助在场师生理解人工智能的核心逻辑与应用场景。随后,工作坊进入核心环节——动手实操。大家的任务目标清晰明了:通过编程,控制一台搭载了嵌入式GPU的智能小车,使其能够自主识别并绕开障碍物。Al驱动嵌入式GPU赋能智能避障一时间,教室陷入键盘的敲击声和热烈的讨论中。“我们的车开出去了!”一个小组的
11.20
2025
宁波×香港,东方理工“双城育人”续写精彩
近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承办的“宁波市民营经济人士变革创新研修班”成功在港开展系列活动。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我校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张东晓表示,此次活动展现了“双城育人”模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期待甬港两地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合作再上新台阶。孙东作演讲“宁波市民营经济人士变革创新研修班”座谈交流会在香港理工大学红磡湾校区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以“香港创新科技发展”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并与学员深入交流。他阐述了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战略布局与政策举措,介绍了人工智能与机械人、生命健康科技、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研发平台与产业生态。他强调,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以吸引更多企业、机构和人才来港发展。他鼓励宁波企业善用香港国际化和高度市场化的优势,以及特区政府积极推动创科发展的各项措施,加速自身发展进程,开拓国际市场。座谈会交流现场张东晓回顾研修班发展历程张东晓回顾了研修班自2023年启动以来的发展历程。他指出,“双城育人”模式成效显著:首期学员已顺利结业,二期学员正在港研修,三期学员也已入驻东方理工新校园。他强调,作为
11.19
2025
科研工作“划重点”!东方理工这场会议关注了什么?
参会人员合照11月16日至17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2025年科研工作会议在学校永久校区隆重召开。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陈十一表示,“新型研究型大学是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型机构、新兴力量,要把体制机制创新放在首位,建立快速响应国家战略、精准对接社会需求的高效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陈十一校长致辞陈十一指出,东方理工诞生于世界百年变局与AI时代交汇的历史关口,必须立足“高起点、小而精、创新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成为国家战略导向科研组织模式的探索者、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国际化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宁波强大的制造业生态是东方理工最大的‘试验场’,东方理工的科研要与宁波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同时,重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他鼓励科研人员将个人追求融入发展大局,并寄语全体教授“至少要站稳一头”,产出高水平论文,做出原创性贡献;或让技术真正走向产业,产生实际价值。陈十一回顾了学校建设发展至今取得的显著成绩:在关键领域前瞻布局,基础研究实现重要跨越,累计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700余篇;关键技术攻关成效显著,承担各级科研项目529项,
11.17
2025
陈掌星院士荣获2025“卓越科学家奖”
近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讲席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陈掌星,荣获2025中国旅美科协年度“科技三大奖”中的“卓越科学家奖”。在2025全球科技创新高峰论坛暨中国旅美科协第33周年大型庆典活动上,他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布莱恩·科比尔卡分享了这一殊荣。本年度“科技三大奖”授予了三位国际知名科技创新领袖。陈掌星与布莱恩·科比尔卡共同被授予“卓越科学家奖”。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医药学院教授余建华,荣获“卓越科技创新奖”。值得一提的是,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曾于2018年获旅美科协“卓越科学家奖”。陈掌星(中)荣获2025中国旅美科协年度“科技三大奖”中的“卓越科学家奖”|大会供图“卓越科学家奖”获奖证书|大会供图陈掌星于2023年全职加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主要从事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研究,是国际计算数学、非常规油气、石油工程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其在渗流力学、新的油气提高采收率工艺、油藏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可视化技术、制氢关键技术、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转让和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
11.16
2025
一堂跨越时空的信仰课:东方理工学子走进镇海烈士陵园
“信仰铸魂·枫火相传”主题纪念活动11月10日下午,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全体本科生,走进镇海烈士陵园,开展“信仰铸魂·枫火相传”主题纪念活动,在朱枫烈士的故里,接受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与理想信念教育。陵园内苍松翠柏环绕,气氛庄严肃穆。一堂特殊的“现场思政课”在这里开讲。学生为烈士敬献花篮在朱枫烈士墓前,全体师生肃立默哀,三鞠躬并敬献花篮,向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思政课教师徐惠婷讲述了朱枫烈士的信仰之路:她三次改名,从“朱贻荫”到“朱谌之”再到“朱枫”,每一次更名都印证着思想的升华与革命意志的坚定;她倾尽家产支援革命,以商业才能为党筹措经费,赴台湾前留给丈夫“事成归航,事败取义”的诀别,被捕后吞金拒降、英勇就义,年仅45岁。2011年,漂泊61年的英魂终归故里。这段跨越时空的讲述,让在场师生无不动容。杨雨轩同学发言毕业于朱枫故居旁的镇海中学的杨雨轩同学动情地表示:“白墙黑瓦的憩园小楼是我们共同的红色地标,先烈的初心由我们续写。我们当以烈士为灯,传承她的爱国情怀与坚定信仰,用青春与奋斗告慰先烈。”在烈士纪念馆,同学们仔细观看英雄们留下的信件、日记和遗物。每一件物品,都在无声地
11.11
2025
东方本色|不只咖啡与甜点!校长下午茶:你的关切,我们秒回应
这是东方理工的首次校长下午茶。窗外,是连绵的细雨;窗内,是融融的暖意,还有氤氲的咖啡香气。74张充满朝气的面孔,是东方理工的首届本科生。一场轻松而热烈的对话,就此展开。校长下午茶现场“在很多大学,‘校长下午茶’是一个传统,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校长陈十一表示, “今天,我们把这个传统也带到东方理工。作为东方理工的‘创校生’,你们不仅是学校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共创者。欢迎大家今天畅所欲言,为东方理工建言献策,希望听到你们最真实的声音。”陈十一开场发言11月7日,校长陈十一、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张东晓、校务委员会成员彭鲲、副教务长兼教学工作部部长谭忠超、四明书院院长陈掌星,与东方理工74名首届本科生围坐在一起,共享一场以“启航·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下午茶。活动由四明书院本科生赵宛琪主持,教学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园规划与建设部、总务后勤部等部门负责人出席。茶香萦绕,一场平等、开放、零距离的对话,就此温暖开启。从升学路径到暑期实践对话的第一个焦点,直指未来。“作为第一届学生,我们对未来既充满期待,也有些许不确定。”一位同学坦率地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很关心毕业后
11.09
2025
链接全球智慧 甬江论坛2025英才聚首
江畔风起 蓝图展现, “甬江论坛2025”在宁波东方理大学举行。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境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近90余位优秀学者汇聚甬江北岸,聚焦学术热点,探讨前沿成果,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留下他们的东方理工足迹。东方理工:关注人才成长与快乐工作2025年,东方理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批复设立,首届本科生正式开学……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助力科学技术的前沿探索和突破,一直是东方理工的坚持。校长陈十一致辞校长陈十一对来自全球的青年学者集聚甬江之畔,表示热烈欢迎。甬江论坛自2021年举办以来,本次是真正意义上回到“甬江”,意义非凡。他表示,学校坚持高起点、小而精、创新型、国际化办学,肩负为国家探索高等教育发展新路、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战略使命。学校发展要抓好创新(innovation)和社会影响力(societal impact)两个关键点。教育的核心是人,创新的关键也在于人。我们既关注人才的成长与成就,又珍视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致力于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学术工作环境、生活待遇条件,提倡他们健康、快乐地为祖国工作。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
11.10
2025
校长陈十一:吸引世界一流人才,首要是学术环境
11月9日,以“科学人才与中国科学的崛起”为主题的论坛在北京海淀举办,这也是“知识分子”创立十周年的特别纪念活动。论坛由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智识学研社、“知识分子”、“赛先生”与北京市海淀区人才工作局共同主办,聚焦于中国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人”,探讨中国科学崛起背后最关键的力量:科学人才的培养、流动与成长。论坛上,专家指出,中国科研正从“引进人才”的时代进入“用好人才”的阶段。近年来,国际科学人才流动呈现新趋势,越来越多顶尖科研人员选择回国或加入中国机构。例如,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已引进35位科学家,其中26位来自海外;2025年,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全职加入国内高校,如查尔斯·利伯加盟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张益唐入职中山大学。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志珍在开场致辞中指出的,真正的人才,应该是有世界眼光大有见地的,有独立思想,能够挺直腰杆,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主流,只唯实、唯科学、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对未来有坚定的使命感。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以“大学发展的几点新认知”为题,讲述了中国
11.08
2025
四位宁波企业家的“教育捐赠接力”
东方理工雨意朦胧图书馆中一场盛典正在举行那是一场传递大爱的“接力”四位宁波企业家传承先贤优良传统积极捐资助学诠释家国担当清歌起处暖意漫涌满场皆是动容与敬意11月7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宁波企业家捐赠仪式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宁波亚虎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利红、宁波江山万里置业有限公司投资人徐春元、盛威国际控股(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徐普南、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执行主席马建荣四位宁波企业家,共同向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捐赠,所得款项将统筹用于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提升、教育教学等方面。捐赠仪式现场宁波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雅莲,宁波市委常委、副市长徐岩,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校长陈十一,党委书记金波等出席捐赠仪式。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张东晓主持仪式。徐岩表示,四位杰出企业家情系教育的爱心善举和回报桑梓的深厚情怀,与虞仁荣先生捐资创校的初心一脉相承,是宁波崇学重教、富而思源的优良传统在当代的传承弘扬、生动体现,将会感染、带动更多人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宁波这座城市紧密的“合伙人”、发展的“共建者”。他期待,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在不久的将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学
11.07
2025
发力再生医学,校企联合研发中心+1
近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与上海诺亚恒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东方理工-诺亚恒信再生医学联合研发中心正式揭牌。这意味着校企在再生医学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东方理工-诺亚恒信再生医学联合研发中心主任王平,上海诺亚恒信董事唐建银共同为中心揭牌。东方理工-诺亚恒信再生医学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工学部供图东方理工-诺亚恒信再生医学联合研发中心将围绕“集聚一批再生医学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集中力量攻克干细胞培养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应用”为总体目标,以东方理工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为根基,上海诺亚恒信、日本海舟资本集团、日本U-Factor株式会社及各方合作伙伴在产业转化、临床资源上的积累为支撑,聚焦再生医学领域的技术瓶颈与市场需求,培育创新力量、孵化优质项目,助力构建完善的再生医学产业生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工学部供图学校、诺亚恒信与日本海舟资本集团、日本U-Factor株式会社等将围绕再生医学相关技术研发和分享、人才联合培养、产业源整合等方向,进一步深化协同合作。我校副校长曾文军,副教务长兼教学工作部部长谭忠超,工学部主任周明,细胞
11.05
2025
东方理工的“味蕾”在这里打开
10.28
2025
携手校地协同,清华校友代表团走进东方理工
10月27日,清华校友走进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并参与2025镇海区“种子工程”清华专场路演。作为“宁波人才科技周”及“预见未来?清华电子科创路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旨在促进高层次人才、前沿项目与资本的精准对接,为区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支撑。这次深度交流也开启东方理工与清华大学及校友社群深化合作、协同发展的新可能。活动当日,清华校友沉浸式探访东方理工永久校区,实地参观校园环境与科研设施,直观感受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创新氛围。随后,东方理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市清华大学校友会举行三方座谈会,围绕资源共享、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议题深度交流,从实地探访到深度对话,多环节联动有效拉近各方距离,为后续深化合作、精准对接奠定坚实基础。我校副校长曾文军、代理副校长祝京旭出席座谈。曾文军副校长介绍东方理工办学情况曾文军表示,东方理工创校捐赠人虞仁荣先生是清华大学1985级无线电系的杰出校友,学校从诞生之初,就与清华血脉相连、精神相通。东方理工作为一所高起点、小而精、创新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自筹建之初便肩负着服务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形成以理学、工学、信息、商科为主,兼备特色人文
10.19
2025
陈十一校长: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靠创新力和影响力
10月19日,第一届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论坛在深圳理工大学举行。校长陈十一受邀参加论坛并发表致辞。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4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8
跳转到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海江大道2911号
邮箱:news@eitech.edu.cn
邮编:315200
浙ICP备2023015999号
浙公网安备33021102001146号
版权所有:©2025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