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院士道来 | 周明:别再说有天花板!这位“飞行者”总在改写人生高度

发布时间:2025-10-14来源: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浏览次数:17字体:[]

编者按:

人才是东方理工探索新型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的战略支撑,学校坚持面向全球,注重高标准引才、国际化评聘和全方位服务,引进了包括16位院士在内的一批高水平人才。“院士道来”栏目,邀请院士讲述人物故事,开展对话交流,让我们感受不同维度、更有深度的东方理工故事,感受院士们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中外融通的经历与视野。

我们在东方理工,等你来追梦!


北京时间10月4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工学部主任周明出席了在美国工程院总部举行的新院士授予仪式。这位被誉为“结构拓扑优化”奠基人之一的科学家,几十年来始终站在国际工业软件与仿真优化的最前沿。

校内师生提到周明有不少有趣的“头衔”:舞王、跳伞大神、时间管理大师……究竟是什么打造了这位多面院士?还得从周明的飞行梦缓缓说起。

周明(中)参加在美国工程院总部举行的新院士授予仪式。 周明供图

与飞行离不开的一生

今年上半年,据传一位新晋的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即将加盟学校,且仅仅只用了3个月时间。在他入职后的第3个月,我们与这位传说中的主人公对话,一同走进了他的人生故事。

 周明今年加盟学校,展开了他与东方理工的这页故事。视频截图

在乍暖还寒的二月天,周明受陈十一校长邀请,第一次来到甬江北岸的全新校园,被这所全新大学的建设速度所惊讶,亦被校董会主席虞仁荣捐资助学的情怀、陈十一校长“扎根世界东方,开拓无限可能”的办学理念所深深触动。3个月后,他正式来到宁波,全职加盟东方理工,担任工学部主任、讲席教授。

周明今年初来到东方理工校园考察。周明供图

在周明身上,几十年在云海里浮沉,那些着陆与颠簸,都是命运校准的必经航道。

因自小向往蓝天,15岁那年,周明考入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飞机设计与应用力学专业,自此展开了这一生与飞行离不开的旅程。四年后,19岁的他遇到了人生第一位贵人,他的导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教授夏人伟带领他走进研究生涯的焦点领域——结构优化设计,在夏人伟的指导下,他快速理解了该领域的精髓和编制完整计算机程序的技能,并提出了近似的新框架。

周明(右)与北航时期的导师夏人伟教授(左)。周明供图

1988年,25岁的他继续怀揣着优化飞行器梦前往德国深造,攻读博士。德国无疑是周明人生中的重要一站。在那里,他遇见了人生的第二位贵人——德国埃森大学G.I.N Rozvany教授。

 G.I.N Rozvany(左)教授告知周明(右)教授资格通过的瞬间。周明供图

当时,力学界出现了全新的学术分支——拓扑优化。他同Rozvany教授的合作很快带来了新的突破,推动了拓扑优化的全新发展。

何为拓扑优化?从蜂巢的六边形结构到贝壳的螺旋形态,再到蜘蛛网的精妙布局,无不展示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条件下,实现结构的极致优化。这种力量不仅在自然界中发挥着作用,也逐渐渗透到人类工程设计的各个领域,拓扑优化技术正是这种自然智慧的延伸和升华。通过数学建模和先进算法,它能够在给定的设计空间内,自动寻找材料的最佳分布,以实现结构的最大性能和最小重量。从运送物资的重型卡车,到守护健康的医疗植入体,拓扑优化技术用独特的数学智慧,让看似矛盾的设计需求握手言和。

周明对其着迷不已,在Rozvany的指导下开始专注拓扑优化的研究。他在博士时期发表的两篇论文被视作结构拓扑优化的“开山之作”,引用量超过了3600,令他名声大噪。深感于拓扑优化极大的应用前景和潜力,35岁那年,他接受了来自美国工业软件巨头企业Altair的offer,从十日九阴的德国来到了阳光普照的南加州。

在Altair工作期间,周明将拓扑优化理论研究融入实际工作,开创性地推动了仿真驱动设计优化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产品设计流程,从先画后试(CAD to CAE)到仿真驱动生成式设计(CAE to CAD)。而他协助开发的工业软件应用于许多标志性产品,包括波音787、空客A380和A350,以及其他关键领域如发电厂和超级计算机。作为结构拓扑优化领域的奠基人,仿真驱动生成试设计范式的创建者,今年他获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周明的办公室摆放的ISSMO (国际结构和多学科优化协会)会士证书。自 2020 年 8 月以来,他担任ISSMO官刊——SPRINGER“结构和多学科优化”的主编。视频截图

周明加盟东方理工的消息一出,迅速在产业与学界引发关注。这位被誉为“结构拓扑优化”奠基人之一的科学家,几十年来始终站在国际工业软件与仿真优化的最前沿。如今他将经验与视野带回来,这背后的意义远不止职业赛道的切换那么简单。究竟为何选择来到东方理工展开人生的这一站?

“我们这个领域聚焦解决有应用价值的大问题。” 周明志在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工程软件与优化设计技术研发团队,以前沿研究推动工程软件核心技术的突破与革新,赋能高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提升。 “与东方理工这样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同行,参与到这项超越自我的工作中,是我义无反顾的决定。天时地利人和,对我来说加入东方理工的决定既神速也自然。”

 周明介绍科研成果。视频截图

在东方理工,周明还有一个新身份——工学部主任。“我希望成为一个推动者,真正帮助团队去成长,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如今学校已集聚了一批高水平人才,成果斐然。下一阶段他希望着力于战略方向为学部做好系统性的梳理工作,帮助学部更有序成长,更“小而精”地去发力:“我认为不应只看量化的指标,应更多关注高水平的科研,思考大问题,开拓应对全球挑战性问题的前沿研究,同时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科技创新者。”


运动是他的快乐引擎

身份的转变,地域的迁移,这些似乎从未阻止过周明不断向前的人生步伐。你可以见到他在课堂里给博士新生上“第一课” ,分享科研心路和人生哲学;也见到他和本科生一起斗舞,一同跑步。

 周明在招生季做宣讲介绍。视频截图

作为一个数重角色、多种身份的社会人,人们不禁好奇他的时间表是否已经被塞满,他笑说:“还不够满,还可以继续。”

秘诀是什么?周明直言可能是好奇心,还有愿意开拓新边界的心态:“相比于碌碌无为,永远处在舒适区,我更喜欢时刻充满挑战的感觉。来了学校3个月,一直在不断突破新的自己,这种感觉太好了!”

 周明喜欢跳伞等极限运动。周明供图

在周明的时间表中,奔波于科研、行政事务之外,总有一块雷打不动的时间留给运动。运动早已成为他生命的快乐引擎,他酷爱马拉松、滑雪和网球。作为一名飞行员,他还喜欢跳伞、特技飞行等极限运动。“运动赋我活力,自律还我自由。”看似矛盾,却充满人生哲理。

 周明(左)在迎新晚宴上与本科生“斗舞”。摄影:郭驰

当腾空而起,当风雪呼啸而过,除了速度与刺激,更是一种沉浸式的心流体验。身体与意志高度合一,所有感官被无限放大,杂念彻底清零,灵魂按下了暂停键。那种超越自我的成就感,在他眼中,早已超越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成为千金不换的精神原香。

 

运动是周明的快乐引擎。周明供图

面对不确定性,周明给了最好回答——只有行动才能战胜焦虑,只有尝试才能战胜不确定性。“运动跟人生一样,不进则退。在人生的这场旅程中,我希望自己一直能保持这种积极的状态,去迎接每一场挑战,珍视每一段旅程,从中汲取能量,不断自我超越。”

从容起飞,安然落地。时间给飞行者最温柔的馈赠,不是消逝的云烟,而是每段航程都让他的天空,比昨日更辽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