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到职场,转变的背后如何实现更明确的学术追求和更立体的自我成长?
近日,我校为进入东方理工培养阶段的110名博士研究生带来“开学第一课”,围绕科研规划与职业发展策略、培养环节、思政与党团建设、校园生活等内容,助力博士研究生快速适应东方理工培养阶段的科研节奏和校园生活。
校长特别顾问丁雪梅教授,首先对博士生们表示热烈欢迎。她勉励同学们作为东方理工创校阶段的博士生,在这片兼具独特优势与家国情怀的科研沃土上,与东方理工共同成长。
在“从实验室到职场”主题分享中,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工学部主任周明结合个人学术科研经历和人生感悟,生动讲述了自己从一名学生到世界顶尖学者的发展历程。
“博士研究生是职场的起点,也是成为独立研究者的第一步。”
他鼓励同学们在科研中拓展全球视野,关注学科领域焦点,发掘具有差异性、进展性、变革性的研究课题,逐步建立个人的“科研品牌”与国际影响力。
同时,周明院士建议同学们发掘科研兴趣点,合理利用科研资源,培养逻辑思维;锻炼与导师合作、与他人交流、与团队共事的能力,以兼收并蓄的心态对待科研和生活;敢于在各类学术活动中展现自身优势,抓住机遇搭建与研究领域顶尖学者的沟通桥梁,构建自己的学术科研生态圈。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的提问积极而深入,涵盖专业选择、学科交叉、平衡科研与生活、学术交流技巧等实际问题。
周明院士结合个人经历给出了坦诚建议:“要勇于尝试,不断培养决策力,在正反馈中逐步建立学术自信。”他还特别强调了时间管理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鼓励大家以健康的体魄、开放的心态、坚强的意志,构建属于自己的学术科研阵地。
随后,研究生院副院长、讲席教授王平及相关负责老师,从培养方案、注册考勤、学术资源、校园生活服务、思政与党团建设等多个维度,为博士生们提供了详尽的介绍和指引。
王平教授建议,博士生们要在科研工作中做好时间规划,将大目标化为可实现的小计划;同时,“以容错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构建和谐的团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