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第二届博士生学术交流论坛在永久校区盛威楼成功举办。本届论坛首次采用 “学部分论坛选拔”与“学校总论坛展示” 两级联动的模式,构筑学术交流平台,全面展示我校博士生的学术风采与创新活力。
当天上午,一场可视化的学术盛宴率先启幕。近50份学术墙报依次排开,覆盖人工智能、新材料研发、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多个研究方向。展位前,博士生们与驻足观摩的师生们热情交流,深入探讨研究细节。



博士生墙报展示
各学部教授更是以“学术引路人”的角色深度参与,结合专业视角与博士生深入探讨。
“这个算法在复杂场景下的误差率如何控制?”“当前实验样本量是否能支撑结论的普适性?”……这些直击核心的提问与独到的审视角度,不仅帮博士生指出研究中的可完善之处,更引导他们跳出“单一课题”的局限,学会从学科交叉、应用落地等多维度思考问题,打开学术视野。



博士生代表进行学术汇报
下午,论坛迎来核心环节。经由各学部分论坛严格选拔推荐的博士生代表,呈现了一场高水准的学术汇报。他们用流利的英文、严谨的逻辑和创新的成果,充分展现了我校博士生的科研实力与素养。在问答环节,由我校教授组成的评审专家团直击关键:“你的模型在极端工况下的稳定性如何?”“这项成果与现有技术相比,产业化优势在哪里?”……面对犀利提问,博士生们从容应答,或补充实验细节,或提出优化方向,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思辨。

张东晓常务副校长总结讲话
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东晓作总结讲话,对所有参与者展现出的学术热情与卓越才华给予高度肯定。
“博士生是学校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是推动学术前沿探索的重要力量”,张东晓表示,“高水平博士生培养是新型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学校实现‘服务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办学使命的关键支撑”。他勉励各位博士生既要深耕学科的“精微”、更要拥抱跨学科的“广博”。





颁奖典礼合影
论坛尾声,颁奖典礼隆重举行。经评审专家组严格评议,本届论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2名、一等奖5名、优秀报告奖6名及优秀墙报奖9名,并给予最高5000元的科研奖励。
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张东晓、副校长何亦武、校长特别顾问丁雪梅、工学部主任周明及各学部研究生教育负责人为获奖博士生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
第二届博士生学术交流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学术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学校学术生态建设的生动注脚。未来,东方理工将继续以学术交流为纽带,厚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让更多青年学者从这里起步,向着科学的高峰不断攀登。

全体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