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理工大讲堂 | 孙昌璞院士解码“天使粒子”背后的理论与实验之思

    最新新闻 | 2025-08-01

     

    7月29日,东方理工大讲堂再度迎来重量级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创院院长、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孙昌璞院士。孙院士以《从天使粒子的“发现”看理论与实验的关系》为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跨越粒子物理前沿与科学方法论的思想启迪。

     

     

    讲座由我校物理学院院长、讲席教授魏苏淮主持,不仅吸引了来自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也吸引了多位即将在今秋入学的准大一新生慕名前来。

    以“天使粒子”为鉴:

    理论与实验的交锋

    孙院士以“马约拉纳费米子-天使粒子”的研究历程为切入点,带领听众走进粒子物理与凝聚态物理的最前沿。他系统梳理了该粒子在“量子模拟”中的理论提出与实验推进,并聚焦于近年来关于“天使粒子”实验成果撤稿的事件,引发了全场关于科学实证标准的深入思考:实验如何对待测量误差?理论与实验如何互相验证?

    孙院士以典型详实的案例,深入剖析了理论与实验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他指出,理论是实验的“灯塔”,但实验绝非理论的“奴隶”,并鼓励大家重新审视科学发展的逻辑结构,重视“天使粒子”事件带来的警示。

    涵养科学品味,勇于独立思考

    在探讨科学方法论之外,孙昌璞院士分享了他对“科学品味”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科学品味是科学家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一种直觉判断与学术审美,无形而深刻地影响着研究课题的选择、理论模型的构建乃至实验结果的解读。

    他强调,科学品味固然重要,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培育敏锐的判断力,也要抵御追逐热点的诱惑”。青年学子应勇于挑战权威、独立思考,保持科学精神的纯粹与执着。

     

     

    讲座结束后,孙昌璞院士与现场师生展开了热烈互动。一位东方理工“创校生”在交流中表示:“孙院士今天的报告像是一堂启迪心灵的‘开学第一课’,不仅让我了解了理论与实验之间的微妙关系,也让我对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期待。”

     

     

     

     

    关于东方理工大讲堂

    EIT Distinguished Lecture Series

    在探索与创新的时代坐标下,东方理工大讲堂以“科学无界,思想致远”为内核,力邀全球顶尖科学家与学术先锋,呈现学科前沿的激荡与突破。

    主讲嘉宾将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和科研人生的叙事,擘画学科前沿的脉络,并以前瞻性的远见,展望学科未来的无限可能。在这里,师生们得以窥见科学家们的治学之道,经由深度问答与面对面交流,感悟他们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坚守,躬行时代责任的使命与担当。

    我们期望,通过“东方理工大讲堂”这一开放、多元、前沿的讲座平台,拓展师生们的认知边界,激发对科学真理的不懈探求,构筑一座贯通学术、启迪未来的精神灯塔。